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公司也给员工安排体检,不检查还好,一检查10个有9个腰椎间盘突出。这时很多人就会疑惑,腰突了还能锻炼吗?能锻炼,但绝不是剧烈运动,而是针对性的锻炼。
我们先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结构:
我们的脊柱分为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1块骶骨,1块尾骨。侧面看,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分别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4个曲度就像弹簧一样,减小人体震动,保护内脏。但也有弊端,在弯曲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损伤。
脊柱
我们脊柱3/4是脊椎,1/4是椎间盘。什么是椎间盘呢,上下两块椎骨中间有一块像软垫子一样的叫椎间盘。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髓核是富有水分的,有弹性的胶状组织。外面包围着的一圈叫纤维环,一层一层的纤维环将髓核固定在中央。上下两面叫软骨板。
髓核是半固态的弹性蛋白,自身没有形状,能随着脊椎的运动而发生变形。椎间盘没有血管,借助液体渗透作用来完成新陈代谢。
椎间盘在脊柱中起着重要作用:
1、负重功能
椎间盘通过自身变形来承受压力,保护身体在承受压力时不受损害。人体在不同姿势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有很大的区别。在平躺时候承受的压力最小,做剧烈运动时,压力会成倍的增加。正常的椎间盘最多承受kg的压力。
2、减震功能
由于椎间盘是有弹性的组织,有压力时候变形,压力消失后复原,这种功能时椎间盘成为脊椎吸收震荡的主要机构。通过传导力和反冲作用,在行走、弹跳、跑步的时候能够保护脑部和脊椎的重要神经。
3、保持椎间孔的大小
保持椎间孔呈非狭窄的正常状态,保护椎间孔里的神经不受挤压。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受压力最大,最容易病变的部位。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各种腰椎疾病中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差别
刚刚我们已经知道髓核不是固定形态,脊椎可以借助髓核的弹性和变形以及纤维环的张力来完成各种运动和身体姿态变化,但由于我们一些不良发力或者受外力冲击,导致纤维环破损。纤维环破损后,内部的髓核就会通过破损的纤维环向外流出,这就叫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部位神经丰富,当突出的髓核压迫到了附近的神经根或者脊髓就会出现腰疼、下肢麻木、腰腿活动受限的急症,这种急症就叫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髓核突出的位置程度,腰椎间盘突出情况分为三种类型:腰椎间盘膨出症(髓核没有完全破裂,程度最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纤维环已经破裂,髓核流出,压迫到神经)、腰椎间盘脱出症(髓核从破裂处流入椎管)
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状态,描述的是与常态不同的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疾病的名字,突出物压迫到神经,对人体产生影响,出现了相应的症状,比如腿麻、腰疼的不能下地走路等。而你拍出的X光片显示腰突,只是一种状态,不是症状。如果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要躺床静养的,如果只是呈现一种状态,那是可以针对性锻炼的。
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1、外力作用
腰椎间盘承受了过大的力量或者不正确的力量。比如从高处跌落、超负荷负重、车祸中的剧烈撞击等等,这些力量超过了腰椎间盘的承受能力。导致纤维环破裂,出现突出。另外腰椎受到不正确的力量,这些力量虽然不是非常大,但也会导致腰间盘突出,比如错误的运动姿势、错误的坐卧姿势。像健身经常做的硬拉,如果腹部不收紧,弯腰去拉的话,腰椎间盘压力很大,纤维环很容易破裂。另外弯腰驼背坐着或者葛优瘫,这种姿态腰椎间盘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2、腰椎退行改变
人在出生时,纤维环含水约80%,髓核含水约90%,35岁左右,纤维环含水量下降到65%,髓核含水量下降到78%。由于腰椎间盘脱水,蛋白粘多糖含量下降,30岁~40岁之间,髓核趋向胶原化,失去弹力以及膨胀性。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均可加速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
3、结构上的弱点
椎间盘是成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出现创伤后修复能力差,因为没有血液所以药物治疗效果弱。
4、其他诱发因素
除了前面提到的主要因素,还有一些诱发因素。比如突然的负重或闪腰,突然的外在压力会使纤维环破裂。还有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等。另外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突出,比如咳嗽、打喷嚏。我有两个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康复训练的会员都是打了一个喷嚏,纤维环破裂,腰椎间盘突出急症,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听起来觉得有点可笑,打个喷嚏还能腰突了,但是在不良坐姿情况下腰椎间盘压力加大,再打一个喷嚏,腹压增高,腰椎间盘就会承受不住向后的压力,从而纤维环破裂。
在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少数是外伤引发,大多数是因为缺少保健意识,不科学用腰,由于劳损引发的。尤其是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比如办公族、会计、司机等,由于久坐,腹部力量弱化,再加上不良坐姿,前期不重视,最终爆发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何合理锻炼
了解为什么会腰突之后,我们就能意识到腰腹肌肉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锻炼分三步。
1、激活深层肌肉
仰卧,屈膝双脚踩床面。吸气让腹部向四周扩开,吐气让腹部一圈收紧。当熟悉这个呼吸之后,吸气不动,在腹部收紧的基础上,抬起一条腿,保持骨盆不动。吸气不动,吐气腹部收紧,腿跟着落下。吸气不动,吐气收腹抬起另一条腿,吸气不动,吐气收腹,腿跟着落下。重复20次一组。这个动作可以很好激活腹横肌,增强骨盆稳定性。
2、增强臀部力量,稳定骨盆
先做一个臀部激活动作,侧身躺,屈膝,让脚底和臀部、腰背、头成一条直线。吸气不动,吐气腹部收紧,臀部发力,让膝盖外展。
当上一个动作做完有一种臀部酸胀的感觉时候,再去做臀桥这个动作,不然你做臀桥也是觉得大腿前侧酸。
仰躺,屈膝,双脚脚跟尽量靠近臀部,脚跟宽度与坐骨平行。双手放身体两侧,吸气不动,吐气腹部收紧,先把尾骨抬起,再让腰椎一节一节离开地面,臀部收到最紧,让肩、骨盆、膝盖成一条线。吸气慢慢下落,下落的过程臀部始终收紧。15个一组,做4组。
3、加强腰背力量
只有在腹部、臀部都会发力时候,你去练小燕飞才会练到位。如果没有基础,直接做小燕飞,反而更伤腰。
趴在垫子上,收下巴,额头点地,双手放到身体两侧,吸气不动,吐气腹部、臀部收紧。双手手指向远处极力伸展,两脚尖向远处极力伸展。这样手和脚自然会抬起。如果腹部、臀部不收紧,手和脚直接向上抬,腰椎的压力很大,反而越练越严重。
除了锻炼,我们要注意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比如:坐着时候就用坐骨坐到凳面,让骨盆垂直立在凳子上,这样腰背可以自然挺直。双脚踩实地面,不要缠绕勾凳子腿,更不要跷二郎腿,葛优瘫这种姿势要避免。
还有弯腰去提东西是一个大忌,一定是蹲下,吐气腹部收紧,腰背挺直,去提起东西。放的时候也是微微蹲下,腰背挺直放下。
腰突不可怕,可怕的是腰突了还不去做保护。日常生活多注意自己习惯,增强腹部深层肌肉力量稳定骨盆,保护腰椎可以大大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