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度祝鹏宇医生科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927/5727247.html

导语: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且发病与后遗痛的出现与年龄成正比。该病毒可以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造成隐性感染。因其亲神经性常潜伏在脊髓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节中,可在人体免疫力下降后沿周围神经产生疱疹和神经痛,疼痛到后期可转变为隐隐发作或是难以忍受的瘙痒。

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旦发生,镇痛药很难有效控制,还需尽早诊断

1、带状疱疹的疾病现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即皮疹消退以后持续1个月以上,仍然出现持续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或难以忍受的瘙痒。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旦发生,现阶段的镇痛药很难有效控制。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很有特点,疗效与西药相当,多在局部操作,以刺络放血、火针、毫针围刺、局部艾灸等中强刺激疗法为主。感染带状疱疹的患者多年老体弱,耐受差,为了降低治疗带来的二次创伤与医疗投入,需要择优筛选并推广一种疗效尚佳又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中医外治法。

2、带状疱疹的基本概述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发病和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与年龄正相关,并且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仍有着有极少的复发率。该病毒可以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造成隐性感染。其前驱症状表现为轻度的乏力、低热,类似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全身症状。

因其亲神经性常潜伏在脊髓背根神经节或三叉神经半月节中,可在人体免疫力下降后沿周围神经产生疱疹和神经痛,其疼痛是一种自发性、阵发性、持续性交替的灼痛或刀割样疼痛,偶见深在性的疼痛,异常性的收紧感,疼痛到后期可转变为隐隐发作或是难以忍受的瘙痒。

上述症状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程度各异的影响,严重者可影响睡眠、饮食,甚至诱发精神问题。带状疱疹的发作一肋间神经居多,其次为三叉神经与颈部神经。带状疱疹分类中除了发于四肢躯干头面颈项寻常型,还特发于眼部(伴结膜充血、角膜炎)、耳部(面瘫、耳痛);或是疱疹不明显仅见斑丘疹,为顿挫型。

或仅有神经节段相应区域疼痛而未见皮损,为无疹型;另外严重的还会侵犯中枢神经(脑炎、脑膜炎)、内脏植物神经(腹痛、尿储留)、全身血液(广泛播散);以及合并其他感染的出血性、坏疽性疱疹。发生以上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首诊的皮肤科或针灸科医生应当迅速建立多科室会诊机制,迅速控制病情。

带状疱疹应该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为主的原发性神经痛(炎)、各类急腹症、皮肤科常见疱疹进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于无疹型的疑难病例,必要时除了全身检查,有条件可以进行带状疱疹病毒活化反应实验室诊断检测。

02了解带状疱疹神经痛与人体免疫的关联,临床上体液免疫功能会下降

关于疼痛的治疗,轻中度依然以非甾体类和离子通道调节剂为主。关于其疼痛机制,在年便有研究人员发现神经性疼痛(带状疱疹、癌症、糖尿病、AIDS等)和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有关。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失调,过度向Th2漂移。

Th1细胞主要调节细胞免疫,Th2细胞则主要调节体液免疫,Th1细胞所分泌的白介素-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β和Th2细胞所分泌的白介素-4、6、10分别参与人体的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生成与抑制。

当白介素-2减少,白介素-10增加,两者比例失调比值下降,提示带状疱疹患者体内细胞毒性免疫功能下降,以上免疫细胞分化过少,不能充分发挥细胞免疫功能。带状疱疹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CD4+/CD8+比值下降也是一个免疫失衡的表现,提示病毒感染,除了带状疱疹还有诸如AIDS、白血病与肿瘤。

CD4+主要表现在辅助性T细胞(Th)上,CD8+主要表现在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上。相反,CD4+/CD8+比值过高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后续研究人员又总结出了带状疱疹患者体内的五羟色胺、前列腺素E2、组胺、缓激肽、P物质。

神经肽Y、钙基因相关肽、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物等血清中疼痛相关介质或神经损伤相关物质,在急性期或是缓解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血清内免疫球蛋白如IgG、IgM、IgA与上述物质成负相关,提示体液免疫功能亦下降。

03带状疱疹应该如何治疗?科学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

西医治疗本病常使用伐昔洛韦、干扰素等药物抗病毒,镇痛药止痛,辅以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消炎对症治疗,属于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常规疗效有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时有后遗神经痛发生。

且上述药物、器材费用较高,如果滥用激素和镇痛药会产生很多副作用。阿昔洛韦(口服初始剂量mg/次)是第一代的抗疱疹药物,主要干扰病毒的DNA多聚酶以及DNA链。对于肾脏的负担较大,吸收率低。

伐昔洛韦(口服初始剂量mg/次)、更昔洛韦做为升级药物,生活有效利用度更大,且单纯使用阿昔洛韦不如伐昔洛韦和干扰素联合使用疗效好。泛昔洛韦(口服初始剂量mg/次)则可以用于使用前者疗效不明显或者过敏的患者,但是不论是阿昔洛韦还是伐昔洛韦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头痛头昏、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上。

2、带状疱疹的激素治疗

对于是否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年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中并没有给出肯定而直接的建议,而是据发病年龄、部位、病情以及慎用条件进行指导用药,推荐泼尼松(口服初始剂量30-40mg/d),疗程1周逐渐减量,类似于病毒感染面神经麻痹的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当病毒感染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发生Hunt氏面瘫后,激素应该加倍用量,临床上病情需要可以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但是现阶段不论是何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都有一定的发生率,副作用常见乏力恶心,血压升高,长期给药都会造成库欣综合征、肝功能损害、胃肠道溃疡为主的各种不良发应。孕妇禁用。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镇痛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即皮疹消退以后持续1个月以上,仍然出现持续性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或难以忍受的瘙痒。有病程长达1年甚至10年。伴随着各种情感、睡眠上的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存在因为饮食、起居的障碍导致焦虑而自杀的情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可能和中枢敏化、外周敏化、局部炎症等原因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对比普通带状疱疹患者,其白介素-2、γ-干扰素、IgG、IgM、IgA更低,白介素-1、4、6、10、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一些疼痛相关介质更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旦发生,现阶段的镇痛药很难有效控制,包括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阿片类麻醉镇痛药如吗啡、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其他一些药物如抗肿瘤类药物。

加巴喷丁(口服初始剂量mg/d)是第一代的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主要通过调控该通道减少兴奋性的神经递质过度释放来减轻疼痛,疗效存在封顶效应。普瑞巴林(口服初始剂量mg/d)为第二代的钙离子通道调节剂,起效较快,没有封顶效应。

但是不论是加巴喷丁还是普瑞巴林的副作用主要都体现在了头晕、嗜睡、恶心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上,而且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量。阿米替林(口服初始剂量25mg/d),曾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首选药物,主要通过疼痛通路的各个环节。

比如阻断离子通道、抑制五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在镇痛的同时还能改善抑郁,起效较慢,荟萃分析提示其疗效不如普瑞巴林。文拉法辛是其升级药物。但是这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当大,表现为心脏毒性、认知障碍、过度镇静,且青光眼、尿储留和自杀倾向患者不能使用。

除此之外,非常规治疗中,针对疼痛在局部表面可用利多卡因贴片、辣椒素贴剂以及非甾体类药物外用药等,物理疗法有高压氧、经皮电刺激、激光治疗等;局部深部可行神经阻滞法,极端疼痛下选择外科行神经切断术。

结语:带状疱疹的症状给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程度各异的影响,严重者可影响睡眠、饮食,甚至诱发精神问题。西医治疗本病常采用更昔洛韦、干扰素等药物抗病毒,镇痛药止痛,辅以皮质类固醇激等消炎对症治疗,对于病毒和疼痛是主要的作用对象。常规疗效有时不尽如人意,时有后遗神经痛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