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生怎么做好个人防护#
在临床工作中,偶尔会遇到硬膜外穿刺针的针尾裂开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非常尴尬了。
上世纪,硬膜外针不是一次性的。实施硬膜外的时候,硬膜外针是那种全金属的钢针。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清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由于需要反复使用,那个时候的硬膜外针必须制造的非常结实。但正是由于反复的使用,针尖前端会变得越来越不锋利。因此,老一辈麻醉专家在讲课的时候会强调手感和突破感。这很容易理解:因为钝,所以穿过不同组织会有明显不同的手感。如果是吹毛利刃,也就不涉及到突破感了。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新型的一次性穿刺针代替了原有的课反复利用的穿刺针。由于一次性使用,其前端自然很锋利。在穿刺过程中,切割不同的组织不会有那么明显的手感。
说道硬膜外穿刺,我们必须提到一个重量级的韧带——黄韧带。黄韧带又被称为弓间韧带,是连于相邻椎弓板之间的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韧带。是由弹性纤维组成的弹性结缔组织,参与围成椎管的后壁和神经根管的后外侧壁。其厚度和宽度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腰穿或硬膜外麻醉,需穿经此韧带才能进入椎管。
在以往,通过突破黄韧带的手感,可作为硬膜外穿刺成功的标致。然而,人群中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减少,病人中的黄韧带坚韧者也在大幅度减少。再由于穿刺针变得更加锋利了,因此需要麻醉医生的操作更加小心。
在新一版的《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防治专家共识》中,神经机械性损伤是一个被重点提出的椎管内麻醉穿刺并发症。其发生率为:蛛网膜下隙阻滞为3.5/.3/,硬膜外阻滞为0.4/3.6/。
这组数据说明,即使是今天的医疗技术也无法完全避免硬膜外穿刺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唯有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对神经机械性损伤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中发现,穿刺针或导管的直接机械损伤和间接机械损伤是重要的原因:
1.穿刺针或导管的直接机械损伤:包括脊髓损伤、脊髓神经损伤、脊髓血管损伤。2.间接机械损伤:包括硬膜内占位损伤(如阿片类药物长期持续鞘内注射引起的鞘内肉芽肿)和硬膜外隙占位性损伤(如硬膜外隙血肿、硬膜外隙脓肿、硬膜外隙脂肪过多症、硬膜外隙肿瘤、椎管狭窄)。
为了尽量保证穿刺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现在的一次性穿刺包随穿刺针一起配备了更小摩擦力的注射器以及负压管。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硬膜外腔这个潜在腔隙在理论上是随着穿刺针的进入而出现负压的,但因为穿刺针的过于锋利以至于负压管的应用越来越少。目前,负压管更多的应用于教学中。在带教年轻医生的时候,通过负压管演示硬膜外操作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负压管应用越来越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更多的成熟麻醉医生可以通过不断使用推注装有盐水的注射器而很容易感知是否已达到硬膜外腔。如果达到硬膜外腔,注射器推注盐水的阻力会瞬间消失,阻力几乎为零。
然而,新型的硬膜外穿刺针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在针尾与注射器连接的部位是塑料的。在硬膜外穿刺操作过程中,很多麻醉医生习惯于在未达到黄韧带之前就将注射器与穿刺针连接好进行穿刺。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通过注射剂推注盐水及时感知是否到达黄韧带及硬膜外腔;另一方面,连接注射器相当于加长了穿刺针可握持的部分,增加了穿刺的稳定性。
目前绝大多数椎管内麻醉仍然是盲探操作,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穿刺比较困难的情况。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麻醉医生,也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穿刺成功。这就意味着,有可能会出现长时间穿刺或者反复穿刺的情况。然而,这种穿刺过程会出现令麻醉医生非常尴尬的情况——硬膜外针的针尾突然裂开了!
令麻醉医生为难的是:不换针,意味着穿刺难度陡然增加;换针,意味着需要更换穿刺包。更换穿刺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方面,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穿刺包的数量是固定的,每个病人用一个,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解决办法。因穿刺针裂开的主要原因是,外力作用而导致的穿刺针尾胀裂。因此,我们只需要控制其裂开部位不再胀开即可。通过反复研究发现,硬膜外穿刺包内的物件都没有办法解决穿刺针漏水的问题。但有聪明的同仁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请一个同事帮忙固定穿刺针,用丝线缠绕针尾几圈将针尾勒紧即可。如果硬膜外针尚在病人穿刺路径上,勒紧后继续操作,可减少反复穿刺对病人的损伤。
查看完整操作视频,可在百度浏览器中搜索“麻醉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