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03-:45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朱丹君通讯员伍志刚
医生名片:袁绘,医院小儿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中医师,第二届温岭市名中医,石学敏院士台州市温岭中医医疗中心(集团)工作站成员,省名中医李正祥工作室成员。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16年。曾赴天津中医院、上海中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中国几千年的生产、生活中有卓越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快速发展,小儿推拿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
医院小儿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就有一位巾帼英雄——袁绘。她从医十六载,用柔弱的双手,为患儿和家属撑起一片天。推迟下班、周末加班,对袁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她的敬业精神,赢得了众多家长的信任。
一刻不停歇,连午饭都顾不上
3月18日上午8时多,推拿康复中心内人头攒动,抱着孩子来看病的家长络绎不绝。“袁医生,我们来了。”“先在旁边坐一会儿。”袁绘跟患者家属打招呼,手没停下,熟练地操作着。送走了一名患儿,她又马上给下一个看诊。在给小儿推拿前,袁绘总要洗一次手,然后,双手搓一搓,开始快速推拿起来。
“孩子哪里不舒服啊?”听完家长的叙述,袁绘将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拉出来,习惯性先用手将听筒焐一焐,再放入患儿的内衣里。在嘈杂的环境里,她还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听诊。
“感冒症状有好转,痰少了,鼻塞还有。”“可以用热毛巾,在鼻梁上这一块给孩子做做热敷。”“腺样体增大与过敏性鼻炎怎么区分?每次都是鼻子塞住了。”对于家长的疑问,袁绘都一一耐心回复。
“推拿时用的是巧劲,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种,得区分拍、按、捏等不同的手法。”袁绘说。
在诊室,记者发现,袁绘能清晰地叫出很多患儿的名字,跟患者家属的关系也十分亲热。“咳嗽、腹泻好得快,一般一两次就见效。但是,像近视等,需要长时间坚持治疗,自然就熟悉了。”袁绘说。
一个多小时里,袁绘一刻没歇着,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上午效率一定要高,不然中午都下不了班。”跟袁绘学习的进修医生告诉记者。
不忍心看患儿生病受苦,这是她的初衷
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诊室还准备了很多玩具。
有位阿婆的小孙子长得很可爱,脸色红润。“他患的是小儿麻痹症。”说起这个患儿,袁绘觉得十分可惜,“孩子一周多六个月的时候,感冒持续低热,家里人没注意,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受累,双下肢肌肉迟缓性麻痹痿软,无法正常行走。这种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只是前期辗转求医耽搁了。”
“慢性疾病,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希望他能坚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身为医生,看到孩子生病受苦,袁绘心里也很难过,这也是她从事小儿推拿中医师的初衷。
年从湖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医院针灸推拿科工作。工作期间,常有脑瘫等患儿的父母满怀着希望前来求医,医院没有专业的小儿推拿医师,家长们只能失望地离开,或放弃治疗或选择到杭州、上海等地就医。
看着患儿家长失望的神情,袁绘产生了学习小儿推拿的念头。工作之余,她自学了小儿推拿知识,并对着图谱识别小儿独特穴位。后来,她主动要求到医院进修学习,跟随小儿推拿名师余慧华、孙波,系统学习小儿推拿。
随后,医院,参加由海派儿科推拿大师金义诚教授及各派儿科推拿继承人共同举办的小儿推拿经验传承班,真正意义上领悟小儿推拿精髓。学成归来后,医院专门开设了小儿推拿门诊。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袁绘经历了许多,也付出了许多。
看到患儿病情好转,她比任何人都开心
小儿推拿工作,对一位女医师而言,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双重结合。每天,她面对的是儿童、婴幼儿,没有自控能力,无法清晰地表达,除了哭就是闹,超负荷的工作之余,她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袁绘有一个孩子,还在念小学。由于工作太忙,她常常无法顾上孩子。前一阵子,有一天她去学校接孩子,那时已经晚上6时多了,孩子在操场上的石凳上写作业,冻得瑟瑟发抖,保安看不过去让他到保安室写,临走时,保安还都替孩子抱怨:“工作就这么忙,孩子还要不要了?”这让她为之深深自责。
但是,选择了这一行,她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在就诊高峰期,她就像个孩子王,忙着逗孩子们开心,手上却丝毫不停留,熟练地做推拿、打针灸。
看到孩子逐渐好起来,袁绘比任何人都开心,她说,“作为一名医生,我每天的工作谈不上什么轰轰烈烈,平凡得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我愿意用自己的双手,让他们重获健康,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