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岁孩子还尿床,怎么办尿床不是孩子的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www.bdfyy999.com/

通讯员鲍毓陈梦茜记者柯静

朵朵今年七岁,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但有个小烦恼却让她苦恼了很久。原来每隔2-3天,她就会尿一次床,白天没有尿床,但是尿尿次数有点多,有时候没有及时上厕所,还会尿一点在裤子上。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为此妈妈特别担心,带她来到了浙大儿院遗尿门诊。

浙大儿院肾脏内科副主任王晶晶介绍,尿床医学上称遗尿症,是发生在夜间的尿失禁,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据我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儿童遗尿的发生率约为4.07%——11.8%,有这样问题的孩子不在少数。但在生活中,尿床并没有被当做一种病来予以重视。多数父母认为尿床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但有这样一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尿床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会延续到成年。

今年5月25日,我们将迎来第七个世界遗尿日,希望大家共同重视儿童夜遗尿。孩提时代本应是无忧无虑的,不该让“尿床”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创伤。王晶晶副主任医师的一问一答,希望能让更多家长重视孩子这个问题。

01

儿童夜间尿床正常吗?

幼儿夜间尿床常见,可能是正常表现。但是,大多数儿童4岁时能在清醒状态下控制排尿;在5岁左右能自我控制排尿,夜间如果要排尿会醒来。如果孩子已经5岁多了,每个星期还会尿2次以上的床,持续超过3个月,就可以诊断是遗尿症了。

02

孩子为什么会尿床?

有些家长会问,为什么我家孩子会尿床,而其他同龄的孩子不尿床?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首先,和父母有一定的关系。夜间遗尿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长期夜间遗尿的病史,则他(她)的孩子分别有约50%和75%的概率出现夜间遗尿。另一方面,当父母双方均无夜间遗尿史,那么,他们的孩子仅有15%的概率受到影响。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在很多遗尿孩子的染色体中存在一些特定的遗尿症基因位点。

其次,正常发育过程的延迟成熟在夜间遗尿症中起了一定作用。部分遗尿症孩子的语言和大肌肉运动发育延迟以及运动表现迟缓的发生率,相较于没有遗尿症的孩子高。

此外,膀胱功能障碍、泌尿道感染、慢性肾脏病,甚至有些其他系统的病变,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糖尿病、脊髓栓系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综合征等等,都可以引起孩子出现遗尿症。

03

孩子尿床可以不管吗?

既然一部分尿床的孩子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好转,那么对于孩子的遗尿,我们是否可以不管,等着自己好呢?

答案是:当然不行!

尿床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健康的伤害,但长期尿床可影响孩子的体格生长发育,多数尿床的孩子身材瘦弱、矮小。部分孩子智力、记忆力出现下降,且有多动倾向和注意缺陷。长期尿床,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导致孩子自卑、孤僻内向、焦虑、抑郁等的发生。对于家长来说,孩子老是尿床,会使家长产生沮丧、无助的情绪。在无法忍受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家庭压力,导致惩罚儿童,进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04

医生如何确诊孩子的遗尿症?

发现孩子有反复尿床的情况后,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继发因素导致遗尿症。首先,医师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有腭扁桃体肥大或者其他睡眠呼吸困难的体征、腹部触诊、腰骶部和会阴部检查与下肢的神经系统检查等等。其次,医生可能会采取一系列辅助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糖、影像学检查(泌尿系B超或腰骶部磁共振检查),部分孩子需要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及心理评估等等。

05

家长应该怎么办?

遗尿症的治疗需要医生、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作为家长,能够做到以下几方面:

1、心理支持

家长需要认识到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多鼓励、多引导,不批评、不责骂,使孩子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积极参与治疗,同时鼓励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对待遗尿症的孩子,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点尤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白天可以正常饮水,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的习惯;晚餐定时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和大量饮水,睡前排尿;保证孩子规律排便、避免便秘。

3、记录排尿日记

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喝水、排尿习惯,同时记录下来,我们称之为排尿日记。对于已经上幼儿园或中小学的遗尿孩子,需连续记录1周尿床情况和2天(周末)白天的排尿日记,包括白天每次喝水、排尿的时间和具体的量,晚上排尿量和晨起首次排尿量等。排尿日记可以帮助医生分析孩子的膀胱容量、夜间尿量的信息,以便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记录尿床的夜晚数,以便评估疗效。

06

医生如何治疗遗尿症?

依据病因和临床分型,常规的治疗包括遗尿报警器和药物疗法。

遗尿报警器治疗,遗尿报警器是利用尿湿感应器装置,当患儿尿湿时,警铃报警唤醒患儿起床排尽余尿并清洁床单,通过反复训练建立膀胱胀满-觉醒之间的条件反射,使患儿最终能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这种方法目前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应用遗尿报警器可能会干扰孩子的正常睡眠,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药物治疗,包括去氨加压素、M受体拮抗剂、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等。其中去氨加压素是目前多个国际儿童夜遗尿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法。

由于每个遗尿症孩子的根本病因不同,需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根据孩子的治疗效果来及时调整策略。

最后希望家长们明白,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早就医才是应对的正确方法。

编辑邹倩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