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总结一下这半年给孩子们的英语启蒙心得 [复制链接]

1#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上一年级以来,幼升小零基础的哥哥,与老母亲一起经历了一段特别痛苦的过渡期,但一学期下来,哥哥进步神速,基本跟上了班级大部队的进度,特别是语文,从一个字母完全不认识的娃,到熟练了所有字母的拼写(所以你看公立学校不放弃一个孩子高强度填鸭式教学还是有其优势的),上学期末考拿了“全A”(公立小学考试简单又不公布分数,这个全科A并没有多难拿,但比我之前预想的不及格之类的好很多了)。

期末把他的卷子整理了一下,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前面还有一张不及格和70多分的都没拍进去

所以截止目前回想,我依然没有为幼儿园阶段的佛系放养有任何后悔,唯一的后悔就是英语启蒙了,这个我半年前写过截至目前我在哥哥教育上最后悔的事儿。

这半年我找了不少英语启蒙的书来看,也试了不少渠道和资源,再来写一篇阶段总结文章,供参考。

兄妹俩的总体学习情况

哥哥:日常英语儿歌动画片+一周两次(每次90分钟两节课)线下中教英语启蒙课+喜玛拉雅牛津树分级绘本每日打卡+学校每周一节的英语口语课

妹妹:日常英语儿歌动画片+叽里呱啦AI英语课+这周送托育班每天半天的外教跟班英语课

日常英语儿歌动画片

我们听得比较多的是独家筛选和重新制作的专辑是《常青藤爸爸英语儿歌》,基本汇总了高频经典儿歌:Fivelittlemonkeys、Thewheelsonthebus、Maryhadalittlelamb,headshoulderskneesandtoes......后来发现爱奇艺上有配套制作的动画片,晚上睡前两个小朋友会看一两集。

之前分享的盖兆泉老师书里提到的习得式英语学习方法有一个原则,英语启蒙里的“听”是要大量的听,有真实语境和交际需要,有互动,且是可理解有意义的。英语儿歌动画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像Fivelittlemonkeys,看着五只猴子一只只从床上摔下来,哪怕不给他们解释,他们也能理解歌词唱的啥意思。有天洗完澡两个小朋友在床上跳,边跳就边开始自己念:“Twolittlemonkeysjumpingonthebed.”我走过去接着唱:“Nomoremonkeysjumpingonthebed.”大家会心一笑。

妹妹听了几遍onelittlefinger就知道finger说的是手指。有时候我们在路上走着,我情不自禁开始唱“onelittlefingertaptaptap”,她就伸出手指点一点。我唱"putitonyourhead“她复述完“head~"就把手指放头上。我想她是理解记住了。

除此之外,看得比较多的动画片是《小猪佩奇》、《天线宝宝》和《嗨,道奇!》。需要家长耐心找资源,同时还需要孩子感兴趣,这个过程其实挺累心的。特别是对于母语已经成为强势语言的哥哥,幼稚一点的片子他不感兴趣,遇到感兴趣故事性强一点的片子,会因为听不懂要求我找对应的中文片源,这真的是启蒙晚的一个问题:孩子认识水平和英语水平没有同步,学习资源上的难度更大。

哥哥的线下英语课

考虑到接送的问题,我之前一直对线下课很谨慎。本来是想用线上课程取代——线上课特指线上AI课,不是那种真人外教口语,因为我觉得孩子零基础找真人外教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我带着他试听了斑马英语和腾讯ABCmouse,这类课程分级难度肯定都是专业的,配套教学资源(分级阅读课本、英语歌等)也很丰富,后来我还是放弃了。一来是我觉得哥哥每天写作业和其他线上课程太耗视力了,二来更重要的是,还是盖兆泉老师的原则,启蒙阶段,英语的真实语境和交际互动特别重要。对着电脑“Thisisacat.”然后电脑打分,很难说是一种真实语境和交际互动。于是我把目光转到线下。

在“离家近、步行可达”的前提条件下,经朋友介绍,找了两家,一家是自营小机构,培训是基于剑桥体系(海淀妈妈们鸡娃的高频考试KET、PET就来自剑桥体系),用的是剑桥英语教材powerup,每周两次课,一次上主线课程powerup,一节上副线自然拼读。一节中教一节外教。

另一家是某地产集团下(某地产在华南地区起家做地产,然后在地产周边配套自建国际校最后还做成了升学率不错的名校、然后因为全流程的教育沉淀开始配套做教育)的教育品牌,纯中教,用的是一套没什么名气(非贬义,是真的没啥名气,依据是基本没见育儿公号推过)的分级绘本,四次课精讲一本绘本,会围绕绘本内容做多维度延伸(角色扮演、背景知识普及、唱歌互动等等),每周也是两次课。

最后选了后面这家,考虑的因素如下:

1、对孩子来说适不适合。

剑桥这家机构,虽然教育体系和教材很完备有渊源,但不太适合像我儿子这样零基础的孩子。

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不一样,他们的班都是按年龄分的,而同年龄段的孩子,基本幼儿园都启蒙了一两年了,能整句输出,上自然拼读课也是完全OK的,我儿子这样零基础的,插班进去会很吃力,我很怕前期跟得太辛苦打消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家机构以绘本为载体,虽然每本绘本有一个主题,但内容会生活化很多。比如学“Iwanttoplay”,第一节讲"playinthewater”,然后讲了swimsuit,下水前要warmup;第二节讲"playinthesand",顺道介绍sunhat;第三节讲下雨了,于是带umbrella,小朋友去踩水,溅起水花splishsplash......

因为有情景,小朋友接收程度高,记得也牢。

信息量估计没剑桥的大,但是我觉得对启蒙的孩子来说更合适。

2、老师是否耐心友好

第一家机构我旁听完,下课后单独找老师,想了解一下她对我儿子课堂表现的看法。估计是老师累了,很敷衍:“挺好的啊!没什么不好。”我追问了几个问题,她有点不耐烦。最后回了一句:“喔,他就是写英语单词慢。”都说了他零基础,你觉得一个从来没接触过英语的孩子怎么写得快?!这完全没回答到点子上嘛。

第二家机构规模小,就两个中教老师。看孩子们上课前冲上去抱老师,中途有孩子不听话老师一直蹲下来沟通,调皮的孩子被严肃但温柔的制止,觉得老师很有办法,整个氛围很好,老师有经验也负责任。

管理老师说他们是集团直营的,老师也是集团统一招再分过来的,因为集团体系大,老师的工作和晋升机会多,所以稳定性相对也高。而且老师没有营销压力,只管上课,所以看得出来也没有刻意讨好孩子和家长的功利心。

3、机构的持续运营能力。

我这两年在金融投资行业打酱油,也跟着看了不少公司的BP和尽调资料财务报表,半吊子的“职业习惯”驱使,两家机构我一去就开始问他们目前的学员数量,然后看了下课程单价,估算了一下老师数量、租金水平和其他运营费用,大概就能测算他们的营收和成本。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小区周边的培训机构已经关了一波了,指不定这些机构交完钱会因资金流断裂倒闭。

特别是第二家,学员数还更少,平时在小区都没见他们营销推广。报课前我就直接问了这个问题,老师也特别坦诚:“对啊,家长都在说我们太佛系了。老实说我们是集团直营的,开办在这里也算是商场的品牌配套,所以集团两三年内也没有给我们太大的营利压力。”

相较而言,他们倒闭的风险应该更小吧。(选择教育资源是一个特别费心的过程,如果没有运营的持续性,损失的不止是金钱,还有家长的时间和孩子转换机构的成本啊!)

这半年多下来,这家机构基本符合我之前的预期,因为浸入式的环境和不断地反复,让他能看到书就输出整句的程度——当然你要问他单个句子或者词是什么意思,他估计并不知道。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相对幼稚,启蒙还OK,但后期再进阶到全面听说读写估计就没那么好效果了。

机构当然也有全面的解决方案,节前对孩子们的水平进行了评估,这学期开始启用美国国家地理的OurWorld教材了,里面有全面的听说读写训练,教材编写我也觉得特别棒,所以后续一段时间应该不用我再操心了。

另外机构有一个巨大的英语绘本图书馆,学员可以现场免费看书和有条件借阅,每次哥哥上课我就带妹妹在图书馆看书,一举两得。

喜玛拉雅牛津树

语言学习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学习的频度,单靠每周两次课不大够,我就琢磨着给他找些其他资源作为补充。研究了半天分级阅读,眼花缭乱,而且哪怕配了点读笔,其实最后要坚持下来,让孩子有兴趣可理解,都得家长带着,特别耗家长的时间和毅力。(我买了一套RAZ,读了几本就放弃了,太耗费我的时间精力了)。后来发现喜玛拉雅引进了牛津书的校园版,是电子书,通过小程序学,其实就是由童老师以讲故事(前面几级是中文)的方式带着读,配套把每本的重点句型和单词拎出来让跟读和理解,每天一节课,十来二十分钟就能学完,于是给他报了一周的试听课,很喜欢,于是我直接给他续了L1至L9的全套教材(私心是不限时间完成,哥哥用完以后妹妹接着用)。

喜玛拉雅牛津树被家长最接受不了的是老师领着孩子读故事的时候用的是中文讲解:"Whatadin,这里的din是吵闹的意思,whatadin就是好吵啊!”家长觉得这样的方式破坏了“沉浸式学习”的原则。主讲人童老师专门有一篇文章解释了原因,基本原则跟盖兆泉老师一致:“英语输入要高频有效可理解。”如果是线下课,全英语是OK的,可以借助眼神交流手势和道具让孩子理解,但线上课不行,对零基础的孩子来说,全英语可能让他们听不懂从而失去了持续阅读的兴趣,所以前面用中文,到了L5阶段基本就全英文了。

附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