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就好像是上天赠与人类的礼物,由音乐家之手,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多彩的世界。
《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封闭的内心,唤醒了少年们身上无尽的潜能。
作为一个曾经与音乐相伴长大的孩子,小安也时常感到好奇,音乐究竟能对个体的成长产生哪些影响?那些音符和旋律究竟能给一个孩子带来怎样的改变?
“莫扎特效应”是真是假?
你一定听到过这个产生轰动效应的报导: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加利福利亚大学的研究,邀请大学生在进行智商测试前听10分钟的莫扎特音乐。结果是,与不听音乐的测试结果相比,大学生听音乐后的智商得分提高了8~9分!这一成果经过《纽约时报》的报导,成了被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莫扎特效应”(MozartEffect)。
但是被人们忽视的是:“莫扎特效应”其实很短暂,那些“智商得到提高”的大学生,马上就会恢复原有水平!所以“莫扎特效应”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实是媒体和商家对科研论文的断章取义。
虽然如此,不依不挠的科学家们依旧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基本能够证明:如果小时候经过系统并长期的音乐训练,会在某些方面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
同时,荷兰一项大规模纵向研究发现,多上一些音乐课程能明显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包括推理能力、短期记忆能力、规划能力及自控能力,从而改善学业表现。
该研究由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研究人员组织开展,对来自不同学校的名儿童进行了跟踪研究。
结果发现,同只参加常规课程的学生相比,上补充性音乐课程和视觉艺术课程的孩子们学业表现较好,认知能力明显改善。
该研究领导者阿图尔·贾施克博士说:“我们相信,多上音乐课确实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更聪明。”
音乐训练对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是体育、戏剧或舞蹈的两倍。
“德国社会经济专家小组”(GermanSocio-EconomicPanel)在年有一项复杂而全面的研究,用多年的时间考察了长期音乐训练如何影响儿童的认知技能、学校成绩、人格情商和志向发展。得出结论是:“接受音乐训练对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效果,是体育、戏剧或舞蹈的两倍。”
研究还表明,有长期音乐训练的孩子“具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专注、开放和有野心”。
Hille、Adrian、Schupp、JürgenHowlearningamusicalinstrumentaffectsthedevelopmentofskills.
而马云也曾在演讲中这样说道:“如果我重新设置中国的教育体系,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必须学会唱歌,音乐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
可见,实施素质教育不能忽视的首先就是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
从整个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音乐乃至艺术教育都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古希腊学习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等“七艺”,尤其是为后世推崇的雅典教育更致力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男孩子从七岁后就进入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TheMusicSchool,又称琴弦学校)学习,音乐教育是其和谐教育和文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重在培养“骑士七技”,即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中国古代教育强调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从音乐教育发展演变看,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类别。
历经数千年发展历史,早已形成了完备的知识、技能体系和传承工具与方式,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所以,就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吧!
END
南京百家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