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栋通讯员叶倦
脊椎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人的主要中枢系统就藏身其中,稍有病变损伤,轻则影响肢体行动,重则全身瘫痪失去知觉。
台州椒江区83岁的陈阿婆一个多月前还是身体硬朗行走如风,一个人把家务事操办得井井有条。可就在前阵子,她突然下半身瘫痪,卧床不起。
医生后来在她的脊椎上动了“手脚”,陈阿婆很快又行动自如了。
8旬阿婆突然瘫痪
祸根竟是脊椎里头长了瘤
83岁的椒江陈阿婆身体健康,行动自如,但最近不知什么原因,阿婆的身体状况急转而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变成卧床不起。家人将医院检查之后,医生们发现,阿婆的上胸椎椎管里竟然有一个肿瘤。
在检查中,医生们发现阿婆椎管内肿瘤的个头非常大,形状有点像一个高约4厘米,直径约2厘米的圆柱体。”骨科副主任医师丁凌志分析,巨大的肿瘤占据了椎管内空间,严重压迫椎管里的脊髓,才导致阿婆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下肢瘫痪的症状。
这种情况,只有通过手术摘除肿瘤,解除脊髓压迫,阿婆才有机会重新站立行走。
阿婆高龄且一身病
手术难度前所未有地大
在经过更进一步的诊疗,医生发现,陈阿婆的肿瘤位于胸3-4水平椎管内,这里的肿瘤手术难度大,风险本来就非常高。
而在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后,医生发现陈阿婆还有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病、心功能较差等多项症状,再加上阿婆已经80多岁的高龄,手术风险可想而知。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保守治疗的办法,如果不能标本兼治,阿婆是没可能再重新站起来的。但是鉴于太多客观因素,使得手术难度非常大。”医生跟阿婆的家人说明了问题的严峻性,家人在经过一番商量和思想斗争后,最终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随后,医院马上组织全院讨论,骨科及心内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及麻醉科等相关学科共同讨论,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和风险控制方案。
医生在阿婆脊椎上开了个“小天窗”
术后10天阿婆就能下床行走了
准备妥当后,阿婆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由丁凌志主刀。
“人的脊椎可以看作是一条电缆,里面包裹着密密麻麻的线路,如今电缆内部出了问题,必须要把电缆打开。”可脊椎毕竟不是电缆,不可能直接剥开外皮,于是丁凌志决定在阿婆长了肿瘤的脊椎位置开个“小天窗”。
手术时,为了减少手术损伤,丁凌志动用了显微镜。在显微镜的辅助下,包括毛细血管等各种肉眼看不清的组织都在屏幕上清清楚楚显示出来。“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脊椎带来不必要的损伤,不过这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显微外科技术及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由于肿瘤状况良好,犹如一颗完整的胶囊一样嵌在脊椎里,因此丁凌志可以将它整颗取出,也没有对周边组织和神经造成损伤。经过病理检查,阿婆椎管里的肿瘤是良性的脊膜瘤。
术后,医生们给阿婆持续进行治疗及康复锻炼,才10天时间,阿婆原本一点力气都没有的腿脚肌力就恢复不少,可以在助步器帮助下自行行走,精神也是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