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19日消息(记者杨静)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斥资10医院项目——医院正式投入试运营。该院毗邻太平小镇?梧桐人家养老社区,将医疗与养老深度结合,形成医疗、健康、养老、护理相结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运行闭环。
个性化康复医疗体系,赋能长期健康管理
康复医学与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体系。近几医院,但由于医疗专业度有限,主要以服务失智失能人群、严重慢性病人群和临终关怀为主,医院。
“事实上,康复医学的着眼点不仅限于维续患者的生命,更强调心理和精神上的康复,要最大程度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品质,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医院院长黄翼然介绍道:“医院由主任医生、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戒烟督导师等组成的专业康复团队,将为每位入院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旨在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手段,帮助患者重新焕发活力、激活生命潜能,实现从短期治愈、单纯照料向以预防、康复、护理为核心的长期健康管理转变。”
黄翼然现为上海交大二级教授,医院副院长、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是国内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黄翼然称,在着力打造康复医疗特色学科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医院还将依托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国内外资源整合优势、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资源,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接轨国际标准的康复医疗体系。
医养深度结合,实现CCRC闭环管理
据介绍,在养老医院,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有机深度结合,可为社区长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防、养、治、医、康”为一体化的闭环整合式健康管理服务,为社区长者构筑急诊急救保障、老年慢病管理、老年康复三重防线。当长者身体状况良好时,可在自理生活区畅享活力多元的社区生活,而当长者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下降时,可转到专业护理区,依然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生活,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一方面,医院面向所有患者,提供各类综合科室的日常门诊的诊疗服务;另一方面,医院以老年康复和术后康复为特色,通过诊断、评估、治疗等整合式服务建立完善的个性化康复管理模式。医院配有60余种康复诊断治疗设备,包括偏瘫治疗、言语听力治疗、脊髓损伤治疗、骨科治疗、中医熏蒸和肢体功能康复等服务项目。
除了满足长者不出社区就能看病配药这两项最迫切的健康需求之外,医院还可为长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评估形成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医院重症监护室的设置对于应对社区长者突发紧急情况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夜间,最近的是国际医学中心,虽然只有两三百米,但它晚上是没有急诊的,医院将承担长者夜间突发情况的收治。”医院副院长、重症康复中心主任沈桢巍介绍道。
未来,医院还将与周边各类医疗机构结成合作联盟,医院合作资源,建立浦东新区首个“老年康复医疗联合体”,同步加强与周边医疗护理院校的紧密合作,大力推动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三大特色创新,开拓康复蓝海市场
目前,国内康复治疗相对比较完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的属神经康复和骨康复。拿上海现有17医院来讲,基本都是以神经康复和骨康复为主,从全国来讲,康复医疗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
在此类常规康复服务项目之外,医院将聚焦“心肺康复(尤其是外科手术后的康复)、睡眠康复、重症康复”三大特色,力图实现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鲜医院领先品牌。
据介绍,国内针对外科手术后的心肺康复还很薄弱,睡眠康复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