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守正创新保持中医药亘古长青河南日报客户
TUhjnbcbe - 2024/5/8 9:31:00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医院刘明珠曹咏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指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中华传统医学源远流长。据统计,世界历史上,古代人口超过万的10个城市,有6个在中国,包括长安(西安)、洛阳、金陵(南京)、临安(杭州)、大都(北京)、汴梁(开封)。没有祖国传统医学的护佑,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人口规模。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医学走进了中国,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医学。不少西医或者文人学者认为中医不科学、说不清,即便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中医的争论从未停息。

然而,中医药的生命力却是如此顽强。即使是年,余云岫起草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在南京政府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讨论并获得通过,中医明文被取缔,但是中医药凭着良好的疗效,仍然在民间顽强地生存着。年,毛泽东主席指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从此,中医药才保留了合法的地位,在中华大地上默默耕耘,守护着这片炎黄土地。

不管对中医的争论如何喧嚣,每当疫病流行的时候,中医总能大显身手。比如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流行、年的SARS、年的禽流感、年的甲型H1N1流感和年的甲型H7N9流感,以及时至今日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大流行。

为什么中医药能如此顽强,总像那风中劲草,屹立不倒?这需要我们从中医形成的源头重新认识它。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巨著渐渐形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黄帝内经》这部巨著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现象,结合当时自然学科的成就,建立了如脏腑、经络、辨证、治则、针灸、摄生等学说,一直贯穿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及辩证法思想。首先,《黄帝内经》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又借用古代哲学概念的“气”作为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其次,《黄帝内经》又借助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整体观念,使人体与自然界联系在一起,阐明了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形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加以阐发,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和竞相发展的各家学说,丰富了中医学的伟大宝库。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中医学的形成就贯穿着一种自始至终的整体观念: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天人合一)。所以,治疗任何一种疾病,中医考虑的问题都是首先从整体出发,调动人体的各个系统,调整人体与自然的相互适应,达到治疗局部病变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辨证论治。

西医学从实验出发,对各种疾病的认识从微观入手,对人体的每一个细胞、致病的每一种病原体都力求研究清楚。这当然是科学的态度,然而这也造成了西医的另一个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所以,你会看到,中医治病,时刻思考着运用人体的整体力量对抗疾病。例如,你会看到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风寒外袭”,从而需要“补气益血,疏风散寒”。这是考虑了人体本身的“气血亏虚”,还有外邪造成的“风寒外袭”,从而需要“补气益血”,鼓舞人体本身的抵抗力,同时“疏风散寒”,祛除外邪。

而西医始终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正创新保持中医药亘古长青河南日报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