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香火堂
撰文摄影:谢荣辉
香火堂,也叫祖堂、厅厦、阿公厅。
在客家人聚居的每条自然村,一般都有一座或者几座香火堂。
香火堂的建设
客家人选择居住地点非常讲究风水。首先考虑的是山水的和谐搭配,如果是山地,就要后山高大挺拔,左边的山头高,右边山头低。所谓:后山尖出圣贤,左边清龙高万丈,子孙登金榜,右边白虎软如棉,子孙万亩田。假如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前面开阔,交通方便,则是标准的风水宝地了。
选择好地点,根据地盘的大小、资金的多少等因素,决定香火堂的规模。因为香火堂有一进、两进、三进,甚至更多进。最少是一进,听说最多有九进的。
选好地址,选好吉日良时,就开始建祖堂了。建祖堂首先有几个程序:放线规划,开基奠基,祭梁升梁等。
承建祖堂的师傅叫承行师。在整个建筑祖堂的过程中,讲究很多,禁忌也很多,一切得听从承行师的指挥。第一块砖是正厅后墙正中的砖。在承行师指挥下,两位砌砖师傅把这块砖小心翼翼地抬起来,平平稳稳地砌好,再分头向两边砌去。砌第一块砖的两位师傅必须是有双亲有子女的人。
每一块砖必须砌得平平整整,每一条砖缝都必须统一大小,统一笔直。早上开工,要一齐上灰糊一齐上砖,承行师时时把握着砖墙高度的尺寸,下午收工要保证砖墙每一边高度一样。因为大梁早就升起横在架子了,要保证山墙的最后一块砖稳稳地顶住大梁,尺寸不可以有丝毫误差。这就是民间建筑的工匠精神。
祖堂的主体建好了,还要进行装修,装修根据经济情况,有的装修得非常豪华。接着是给老祖宗安座位。客家人叫阿公升座。祖堂第一进的正墙上贴着一张用红纸或红布做的神函,正中竖着写上:某门堂上始高曾祖考妣历代一派宗亲之位。左边写上,左昭。右边写上,右穆。神函两边还有歌颂祖宗功德教育后代的对联,如“尊祖敬宗千载旺;保家卫国万年长”“宝鼎呈祥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也有与姓氏有关的纪念对联。如谢姓的“宝树家声远;乌巷世泽长”,刘姓的“祖业曾留天禄阁;神功永锡汉彭城”。
二进以上的香火堂还有一座制作精美的屏风,屏风上镶有横匾,横匾上刻有本姓的堂号,如:秦姓的崇德堂、六顺堂,谢姓的宝树堂、安晋堂,黄姓的江夏堂、绵庆堂……有些堂号是好几个姓氏共有的,如爱敬堂等。屏风有柱子(屏风柱)。屏风柱上还刻有或贴有歌颂祖先功德或训诫子孙的联语,如“先祖受封任于朝历代忠诚卫国保家蜚声海内外;沛公开基建村寨薪火相传耕丰读显傲立众族林”。又如“孝顺莫辞劳转眼便当父母;施恩勿望报回头即见儿孙”,等等。
香火堂的作用
客家人的很多事情都在香火堂进行。
婚礼。客家人结婚有六礼,即约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这些步骤都要在祖堂进行。最隆重的是迎亲。给女家送完礼物后,迎亲就可以进行了。
这一天。祖堂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贴上对联,张灯结彩。在祖堂门口贴上新婚对联。装扮好的迎亲彩车队在祖堂大门口的地坪待命,舞狮队列队待发。一切准备好后,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
下午,迎亲队伍在锣鼓声、鞭炮声中,在舞狮队伍的迎接下,缓缓地回到祖堂门口,接新娘的两位靓丽女士接新娘下车,靓丽女士撑开红伞扶着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进入祖堂来到老祖宗位前,于是隆重的婚礼开始了。
小孩满月。客家人生了小孩,一般要搞两个仪式,一是三朝。孩子出生的第三个早上,杀只鸡买点肉,煮好饭,备好茶酒,在祖堂老祖宗牌位前点焚香点烛,家长告诉老祖宗家里添了小孩。
孩子满月了,要给孩子起名字,摆满月酒。祖堂里张灯结彩。祖堂大门口贴上对联,如,生男孩的“德门有幸生龙子;贵客临门贺栋梁”(横批:弄璋之喜),生女孩的“裙钗出塞能安国;巾帼从军不逊男”(横批:弄瓦之喜),生双胞胎的“花萼相辉开并蒂;埙篪齐奏叶双声”(横批:庆衍双龙),等等。
大学升学宴。近年来大兴的大学升学酒宴也有在祖堂举行的。金榜题名的大学生要拜老祖宗,为来庆贺的客人敬酒。自然,祖堂门头少不了要贴上“雁塔题名”“金榜题名”“鹏程万里”等喜庆字样,还要贴上对联,如“笔战精英标金榜;愿为家国展宏才”“笔舞日月惊一筹大展凌云志;文成风雷动十载敢掀弄海潮”,等等。
丧礼。客家人的老人逝世要在祖堂做道场,以此来颂扬死者的功德,寄托后人对逝者的哀思。道场一般做一个或两个夜晚,视死者的年龄、威望、功劳、家庭经济而定。死者的家人要在祖堂守灵。祖堂会挂上很多挽帐挽联。
惩戒。据说,在旧社会,无论男女行为出了格,如,不孝、偷盗、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都要受到族上的惩罚,如罚款、鞭打、训诫、除出族等。在族长的主持下,惩罚措施在祖堂进行。在非常时期,许多人还在祖堂受到无法争辩清白的批斗。
平日里的祖堂
集体生产时期,祖堂非常热闹。每天一大早,队长放了分工广播,社员们纷纷来到祖堂,听从具体分工。晚上,队长和会计记分员早早来到祖堂,准备记下社员们一天的劳动效益。记完工分后,队长做一天的工作总结,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之处,安排明天工作。群众对生产生活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让领导班子研究。祖堂的墙上贴着生产队的收支状况、表扬稿、重要的剪报等。还有好人好事专栏、合理化建议专栏等。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祖堂被修缮一新,或是拆了重新建造,客家人什么时候都不肯让祖堂荒废。许多拆了再建的祖堂更是建造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祖堂置放着很多八仙桌、条凳、小板凳。平时,村民们有空就到祖堂纳凉聊天,做竹编芒织,刺绣,或者带小孩来玩耍,甚至什么也不干,天南地北侃大话,进行玩扑克等娱乐活动。
好些地方,祖堂成了老人活动中心,村里出资或是经济能人掏钱,为老人订阅报纸杂志,让老人了解国内外大事,学点保健知识,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后记
客家人的香火堂,是一条村子或是一个家族供奉祖先的纪念堂,是集中村民智慧和力量的中心,是一个村子发展进步的体现点,客家人的祖堂镌刻着一条村子、一个家族的喜怒哀乐。
(本文作者谢荣辉,博白人,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博白县作家协会理事。)
钥匙
余音袅袅
味粥,温暖博白人心灵最深处的回忆
我和《南流》有个约会
三姐夫
一个博白人的咸卜情结
酒计谋
八拜之交
村舞
朗读南流
在“穷鬼日”里
博白茶乡轶事
谢荣辉敬宗慕祖,慎终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