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莫扎特被打上“胎教”标签,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利益驱动行为。
但事实上,直到今天,也并没有任何直接的科学研究与证据可以充分证明听莫扎特对促进胎儿智商提升有明显作用。但毋庸置疑,因为胎教音乐这个卖点,莫扎特大概是贝多芬外,唯二突围出圈被广泛认知的古典音乐家了。当然,我们并不是在阻止大家胎教时选择莫扎特,孕期适度给胎儿听美好的、和谐的、积极的音乐,是胎教方式的一种(至少孕妈妈听了心情也会很好)。但胎教音乐,不应该只有莫扎特这一种;更重要的是:莫扎特并不仅仅是胎教音乐。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仅仅在是胎儿或者孕育胎儿的时候,才有听莫扎特的机会。因为胎教音乐这一标签,很多人初听莫扎特,都是从欢快简单的胎教音乐起步,不免对莫扎特的作品形成了“单一”、“小儿科”等认知。但事实上,莫扎特的音乐并不如表面的简单,弹奏技术需要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才能做到不犯基本错误;真正能演奏好并还原甚至超出莫扎特原有的表达,也需要极高的门槛。莫扎特优秀的作品也不止《小星星变奏曲》、《小夜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他还创作了一系列的交响乐与歌剧。比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莫扎特与格鲁克、瓦格纳和威尔第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
众多优秀音乐人的生命在莫扎特作品上热烈绽放,所以撕掉胎教的标签,莫扎特是历久弥新,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的音乐。音乐的正确打开方式:去标签化正如莫扎特被强行捆绑上“胎教”的标签,音乐被标签化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一直以来,在大众心中就默认有“快乐时听爵士,伤心时听古典”这样大而宽泛的归类定义。而我们多次提到的音乐圈中存在的鄙视链,也是人们对音乐各个流派标签化的一种。时间再退回几年前,某音乐平台如日中天的时候,下图中这段所谓的“古典音乐初听指南”在网络上大肆流传。几乎每首知名的古典音乐作品下,都能刷到这样的评论。▲所谓“古典音乐初听指南”年,《中国有嘻哈》一夜爆红,听说唱成为年轻人中的“政治正确”,于是之前描述古典乐的那套说辞又被换了姓名套用为“嘻哈初听指南”。可以理解,在如今这样一个标签化的时代,贴标签可以节省大脑容量,是最简单直接认知人与事物的方式,我们可以用标签对归类生活中的一部分事物来便于记忆,比如低热量食物、通勤的衣服。我们当然也明白,这是网友想用这种幽默好玩的贴标签方式,来吸引人们走进古典乐或者说唱音乐的世界。这些标签可以帮助新手快速记忆,打破认知壁垒。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知到,当真正走进这个世界,就必须拿掉这些标签,用认真严肃的心态来对待。因为这些简单的标签,是将创作者压缩成一个个没有灵魂的符号,并抹杀了作品里每一个闪闪发光的瞬间。同时,更是剥夺了新一批接触这些音乐作品的聆听者独立思考,得出新感受、产生新想法的权利。艺术最大的价值,是在于个体感受的多样性——每个人听同样的音乐感受到的东西不完全一样,这些丰富多样,千奇百怪的反馈,同样是作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艺术家们认为,音乐创作唯有加上听众的感受才是完整创作。
可音乐一旦被标签化,就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判断,听众们受到引导与暗示,产生的感受与体验千篇一律,音乐作品的价值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被折损。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简单的标签片面且无用,不仅不能提升音乐审美,反而会干扰我们的独立判断与以及对音乐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艺术与音乐最动人的过程,在于看到某个细节或听到某个音符,心里有一个角落像遭受电击一样被触动到。而这种领悟与体验,唯有在满怀真诚地去靠近,并抛开所有标签用心聆听时,才会毫无预兆地降临。-合作添加--更多音乐审美通识内容--抖音周雨思(懂音乐的boss)B站周雨思Yusi--云听丨喜马拉雅丨蜻蜓FM丨荔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