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畸形是髓内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有20%~33%的髓内肿瘤患者存在脊柱侧弯畸形。同时,脊柱侧弯会随着疾病的进展而进一步加重,影响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病情严重时甚至需要多次手术治疗。一期手术治疗长节段髓内肿瘤合并严重脊柱侧弯十分复杂,且具有挑战性。手术既要满足髓内肿瘤的治疗要求,完成肿瘤的彻底切除,减少复发几率;同时又要满足脊柱侧弯的治疗要求,纠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生活质量。这对于手术技术及团队有较高要求。
近日,首都医院范涛教授及其团队就2例长节段髓内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研究报道。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外科杂志。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范涛教授团队翻译了论文核心内容,内容如下。?
病例一
16岁男孩因出现5个月进行性感觉异常、左下肢乏力和长期异常的身体外观于本院就诊。查体提示左膝以下感觉障碍。左下肢肌力4/5级。双下肢病理反射阳性。Klekamp神经学评分为17/20。脊柱侧弯的Cobb角为80°。MRI显示T4~T12髓内肿瘤合并脊柱侧弯。患者一期进行肿瘤切除和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术后2周患者左下肢肌力3/5级,右下肢肌力2/5级。经过康复训练,患者术后1.5年恢复正常活动。术后冠状Cobb角为28°。在术后5年随访,没有肿瘤复发。躯干外观满意。Klekamp神经学评分17/20。(见图1)
图1.患儿,男,16岁,诊断为髓内肿瘤合并脊柱侧弯。X线提示胸段脊柱侧弯,Cobb角80°(a);MRI提示T4~T12节段髓内肿瘤(b-d);肿瘤切除及T4~L1内固定置入后的术中影像(e);髓内肿瘤长约20cm(f);脊柱矫形后的术中影像(g);术后X线提示脊柱畸形得到纠正(h);5年随访无肿瘤复发(i-k);躯干外观满意(l)
病例二
14岁男孩因脊柱侧弯6年,近1年进行性双下肢运动障碍于我院就诊。双下肢肌力4/5级。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均为阳性。Klekamp神经学评分为18/20。X线显示严重脊柱侧弯,冠状位Cobb角为66°,脊柱后凸角为77°。脊柱MRI显示从C4到L1的长节段异常脊髓空洞信号,静脉注射增强显影剂后C7~T2和T9~T12水平出现不规则增强。患者同样接受一期肿瘤切除和脊柱侧弯矫正。术后2周,下肢肌力约为2/5级。MRI显示术后无肿瘤复发。脊柱侧弯矫正率约为50%,后凸角度恢复正常。经过4年的康复训练,下肢肌力改善显著。Klekamp神经学评分为16/20。畸形矫正的外观满意。(见图2)
图2.患儿,男,14岁,诊断髓内肿瘤合并脊柱侧弯。X线提示脊柱侧弯畸形,脊柱后凸畸形,冠状位Cobb角66°,后凸角77°(a-b);MRI提示C4~L1长节段髓内异常信号(c-e);术后CT显示脊柱侧弯畸形得到纠正,胸段生理弯曲恢复(f-g);MRI提示术后无肿瘤影像信号(h-i);躯干外观满意(j)
总结
我们对两例合并脊柱侧弯的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经验显示了一些积极的治疗结果,即对长节段髓内WHOII级星形细胞瘤的全切除可获得长期无瘤生存,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神经功能。一期的肿瘤切除及复杂脊柱侧弯的矫正没有增加额外的并发症。一期手术使得患者免于遭受多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刺激;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多次住院、手术所产生的治疗费用。手术治疗长节段脊髓髓内肿瘤合并严重脊柱侧弯时,需要术前仔细评估。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以及脊柱内固定技术,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论文原文如下:—END—
看完记得